她遇到不少这种情况,“这就使家长陷入两难,有些受害者是留守儿童、困难家庭,这笔钱对孩子生活会有所帮助,但拿了钱家长就要出具谅解书,但这种伤害没法谅解,孩子和家庭的尊严怎么办?家长因此又不情愿。如果法律明确精神损害赔偿,家长就不用迈这道坎。”
据悉,该建议由“女童保护”联合全国政协委员,在2017年全国“两会”提交提案。2017年7月,有关部门回复称,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。
《北京市社保网上服务平台查询打印不便民 官方回应》@欠扁的大米:一部分人是托啊,给了钱的,其它剩下来的吃瓜群众看这些托儿这么投入,就也跟着学啦,从众心理
相关报道




